平衡木上的蝴蝶 <高功能自閉癥>
一天早上,班里剛安排了平衡木行走的練習(xí)。兒童往往拒絕參與平衡木上行走的過程。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老師的指導(dǎo)下走上平衡木,老師嘗試改變活動方式,運用了一點策略,讓孩子完成了平衡木行走的練習(xí)。
為了引起孩子對“走平衡木”這一活動的強烈抵制,老師先演示了走平衡木的過程。但是在演示的時候,孩子們東張西望只是看著老師在平衡木上走,不愿意直觀的看著老師在平衡木上走,于是老師從柜子里找出各種蝴蝶翅膀,背在背上。老師告訴孩子們:“看!老師變成了一只蝴蝶。蝴蝶有美麗的翅膀。蝴蝶可以不一樣。于是通過老師背上的蝴蝶翅膀和班里《蝴蝶》的音樂CD,為了營造氣氛,老師一邊示范走平衡木一邊揮舞雙手,嘴里跟著CD唱著:“蝴蝶,蝴蝶,你真美。老師背著翅膀,揮舞著雙手,在平衡木上慢慢地走著。孩子們盯著老師當(dāng)場變的戲法,有英語口語能力的孩子會隨著音樂哼唱“蝴蝶歌”。
經(jīng)過一位老師的示范,我們讓班里陪我們的外國大媽和老師一起背著蝴蝶翅膀,和老師手拉手走在平衡木上。另一個老師會跟孩子們解釋,“看!蝴蝶也有好朋友。好朋友要相親相愛,手拉手慢慢走。孩子們看著兩只大蝴蝶走在平衡木上,除了拍打自己表示愿意參與,還站起來向前走。老師知道孩子的行為是他們愿意參與的表現(xiàn),于是口頭提醒孩子:“等等!直到老師跳完才輪到你?!被蛘摺暗却蠛菹⒁粫涸贀Q。這也是為了培養(yǎng)孩子在學(xué)習(xí)的過程中學(xué)會欣賞別人,尊重別人,等待。甚至在別人表演結(jié)束的時候,老師還會示范拍手和為別人鼓掌的技巧。這些都是孩子在學(xué)習(xí)參與別人的活動時應(yīng)該具備的禮貌和社交能力。老師演示完后,老師邀請孩子們練習(xí)。在練習(xí)的過程中,老師不僅用肢體輔助孩子們做出動作,還用語言鼓勵他們:“蝴蝶能飛得很好,蝴蝶飛得很漂亮?;蛘吒嬖V孩子“有一只蝴蝶要去找媽媽?或者問孩子:“蝴蝶要去哪里?”當(dāng)孩子要開始練習(xí)的時候。和蝴蝶一起去散步怎么樣?對于不同程度的孩子,我們需要根據(jù)他們的理解程度提供不同的語言內(nèi)容;對于不同殘疾的孩子,大人也需要根據(jù)孩子的情況提供不同的身體幫助。
文的動作如此之快,以至于他在課堂上經(jīng)常坐不住。我該怎么辦?文打蝴蝶時,老師拉著的手對說:“太棒了!蝴蝶會走得很慢很美?!弊咄曛?,老師會口頭告訴溫溫:“你怎么這么好,可以走得很慢,走得那么漂亮?”雋雋是一個長頭發(fā)的漂亮小女孩。看著大家玩得這么開心,她也指出自己想?yún)⒓?。老師問雋雋:“雋雋想玩,是嗎?雋雋也會點頭表示同意,然后老師會示范,“我想玩。雋雋被要求模仿它。雖然雋雋沒有說清楚,但她愿意試一試。老師會告訴雋雋:“等一等,等到寫完了,然后就輪到你了。就這樣,每個孩子按順序一個個練習(xí)。
凱的動作受到限制,她的腳無法支撐身體的重量。然而,老師并沒有因為大熊貓開開的動作而剝奪她參與活動的機會。這時,兩個成年人各握一只手,托起大熊貓開開的身體。另一個成年人坐在滑板上,抓住大熊貓開開的腳,以大熊貓開開的速度,通過滑板的滾動,大熊貓開開一步一步踩在平衡木上,慢慢向前移動。
在課堂上,我們根據(jù)孩子的能力調(diào)整活動方式,也提供不同程度的動作輔助。雖然每個孩子的能力不一樣,表現(xiàn)也不一樣,但是我們要盡力把孩子的能力發(fā)揮到極致,欣賞每個孩子的表現(xiàn),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最棒的。
平衡木上的蝴蝶,課文一步一步慢慢完成;雋雋拍著她的胸脯說“害怕”。老師還拉著手,幫她屁股做完。而凱和康康,則是由兩個老師分別握住左右手,另一個老師蹲在滑板上,抱著孩子的腳,跟著孩子的速度走。
每只蝴蝶展開翅膀的時間和方式都不一樣,但一定要相信,當(dāng)它在那一刻出現(xiàn)的時候,就是世界上最美的蝴蝶。
- 發(fā)表評論
-
- 最新評論 進入詳細評論頁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