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摘珠子 {自閉}
教室里有幾個滾各種大小珠子的玩具。一大早,小千和小順相繼來到學校,請求老師讓他們玩球玩具。老師應(yīng)他們的要求提供了不同尺寸的球臺。
小千手腳靈活,行動迅速,所以他經(jīng)常在班上用小動作攻擊他的同伴。小順雖然沒有情緒問題,口語表達能力也不錯,但是因為腦癱,下肢行動不便,身體平衡能力差,必須提供助行器或者幫助教室里的課桌、椅子或者廚柜行走。如果有人輕輕碰他,小順很容易摔倒受傷。所以在課堂上,老師往往需要激發(fā)小順自己走路的動力,他也愿意自己去拿需要的用品。小順經(jīng)常在老師的口頭提醒下,學習如何使用周圍的器材,讓自己可以拿住并移動身體的位置。他還學習如何轉(zhuǎn)移,保持身體平衡,避免在環(huán)境中摔倒。
雖然小千沒有行動問題,但他的情緒和行為問題經(jīng)常讓他的老師處理小千和他的同伴之間的爭端。平時老師的眼睛不敢離開他,怕小千不可控的小動作傷害到其他孩子。然而,盡管老師一再警告和提醒,小千仍然一次又一次地出現(xiàn),并且在特殊教育班的其他孩子無法用語言告訴老師的時候,老師們要時刻關(guān)注小千的一舉一動,防止小千突然的沖動傷害到班上的同伴。因此,隨時觀察小千在課堂上的行為是非常重要的。
小千通常不在乎小順的活動受限。盡管小順在慢慢前進,小千仍在努力向他這邊擠。如果老師發(fā)現(xiàn)了,老師當然會毫不猶豫地把小千拉回來,好好訓斥他一頓。當孩子經(jīng)常被老師罵,覺得自己在班里得不到認可的時候,就有可能在老師不注意的時候,用更多的小動作攻擊同齡人。因此,小千似乎經(jīng)常和老師斗智斗勇,每當對于一個在家庭中經(jīng)常被打罵的孩子,“懲罰”似乎并不能改善他的行為。相反,在蕭乾與同齡人交往的經(jīng)歷中,它會導致孩子復制家庭中被擊敗的模式。
小順雖然有語言能力,會開始描述事情的經(jīng)過,但是由于小順沒有攻擊性,對小千的舉動和態(tài)度無法用語言回應(yīng),只是默默承受,突然感覺到了,就會用語言告訴老師。雖然老師在處理小順和小千之間的糾紛,但大部分是因為小千對他的生活處境的挑釁。當老師處理這件事時,小千拒絕承認,并給出了一長串理由。
這一天,小順早早來了,跟老師說玩泥巴。老師同意后,把整塊泥巴交給小順,小順把泥巴揉好,用叉子叉起來。當錢乙來到教室時,她主動告訴她的老師,“我們想玩珠子。老師很快同意了,并協(xié)助小千從四組球玩具中選擇一個他最喜歡的,而小千選擇了一個球較小但滾動時聲音悅耳的球桌。不一會兒,坐在一旁的小順也找老師打球。老師給小順提供了三組讓他自己選一組,小順選了一個木球比較大的球臺,開始操作。這時,老師去找小千,告訴小千:“千千,小順走路容易摔倒。你得幫幫小順。小順的珠子掉了。你能幫我撿起來嗎?“你真棒,你會幫小順撿珠子!”小千玩著珠子,回答道:“好!”轉(zhuǎn)過身,老師又告訴小順:“小順!你的珠子掉了。請向小千尋求幫助。小千會幫你撿起來。請記得對小千說謝謝!”小順也順口答道:“好!”于是,老師離開了他們,讓小千和小順自己玩珠子。
一旁觀看的老師發(fā)現(xiàn),小順在拿珠子的時候不小心掉了下來。小千忙著照看他的球臺,幫小順撿起掉在地上的珠子。雖然很忙,但小順沒有再抱怨,而是忙著撿起自己和小順身上掉落的珠子。
不久,小千的珠子幾乎掉了下來。小千然后去找老師,希望老師能幫他找到掉在地上的珠子。老師首先問小千珠子落下的方向。小千說不清楚,但他把老師帶到櫥柜前,指著櫥柜下面的縫隙。老師問:“朱在嗎?”小千點點頭,低聲說道:“是的?!崩蠋煻紫聛韺π∏дf:“讓我們一起想辦法吧!我們找根長棍子把珠子拿出來,好嗎?”小千再次點點頭,回答道,“好!老師轉(zhuǎn)身去拿了一根粗拐杖,去了廚柜,發(fā)現(xiàn)插不上。老師馬上對小千說:“哇!我該怎么辦?太大了,放不進去。我們能把它換成小的嗎?”小千又點點頭,答道,“好!“老師換了扁尺,把柜子底下滾的珠子撈出來。興奮地喊著說,“朱出來了!"于是小千彎腰撿起卷好的珠子,回到自己的座位上,和小順聊了幾句,把珠子卷在手中。
- 發(fā)表評論
-
- 最新評論 進入詳細評論頁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