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閉癥譜系障礙的起源 《自閉癥機構(gòu)》
除此之外,自閉癥患者羨慕的是他們對細節(jié)的關(guān)注。
2.有限且重復的行為、興趣或活動。
所謂譜系障礙,是指自閉癥作為一個譜系的行為,其程度從低到高,從“典型自閉癥”到逐漸接近普通人群。只是程度上的區(qū)別。譜系概念引入后,關(guān)于自閉癥的患病率有了更準確的說法,即“譜系中的缺陷有多深”。DSM-5給出的具體癥狀大致可以歸納為兩點:
在自閉癥患者早期,他們在區(qū)分自己和他人方面存在障礙(缺乏同理心),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他們的社交冷漠。在自閉癥患者眼里,人和事物的本質(zhì)沒有太大區(qū)別,屬于“真正的唯物主義者”…
自1910年瑞士精神病學家保羅·尤金·布魯勒(Paul Eugene Bruller)創(chuàng)造了“自閉癥”一詞以來,自閉癥的研究歷史已有一百多年。最新版《精神疾病診斷手冊》(DSM-5,2013年出版)將自閉癥定義為自閉癥譜系障礙。
社交能力的缺陷無疑是可怕的。
另一方面,自閉癥者的第二個特征——有限的、重復的行為、興趣或活動——是“雨人神話”的來源。自閉癥患者往往有固定的生活方式,刻板地遵循一定的做事順序,比如儀式性的問候。他們需要每天走同樣的路或者吃同樣的食物。一旦被打亂,他們就會不知所措。似乎只有最熟悉的環(huán)境才是讓他們有安全感的唯一保障,這也讓一些自閉癥患者在某些能力上遠超常人。
兩者缺一不可,第一個是社會交往障礙。此外,自閉癥通常伴有感覺障礙、語言障礙等問題,但不是診斷標準。高功能自閉癥和阿斯伯格綜合癥的陳述不再屬于標準體系。
自閉癥兒童往往會有一種習慣性行為,并不斷重復。
- 發(fā)表評論
-
- 最新評論 進入詳細評論頁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