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孤獨癥的特征
爸爸媽媽們都期望孩子在1到3歲時能夠文靜一點,不期望他們過分鬧騰,從而使自己能夠省點心。然而,孩子過分文靜并不是什么好事,很有可能是孤獨癥在作祟。其實,現(xiàn)實中有許多孩子從小聽話、乖巧,不愛哭鬧,最終卻被確診為孤獨癥的例子。對此,鄭州市康力練習中心張桂娥教授建議廣闊家長:“關于過分文靜的孩子,家長一定要具備一雙‘慧眼’,才能看清孩子文靜的本質(zhì)。
交際妨礙
為孤獨癥的核心癥狀,在嬰兒期,患兒常一人獨處,既不肯看別人,也不對母親和親人表示眷戀,同時,對陌生人的愛憐卻表現(xiàn)得無所謂,不會回絕與不安。不愛哭也不愛笑,此刻還常被誤以為是一個“乖”孩子。隨著年紀的長大,其孤單的癥狀也就愈加顯著,對親人不親,如爸爸媽媽回家不表示歡迎,爸爸媽媽離去也不啼哭。對陌生人不陌生,可隨隨便便地讓陌生人領走。不參與任何群體活動,常常孤單一人,也不會玩扮演游戲,甚至不會玩布娃娃、“開汽車”等游戲。有時爸爸媽媽與他講話,他似聽非聽,毫無反應,好象聾子一樣,也不肯用眼睛去注視別人,與人產(chǎn)生眼與眼的交流。這類社會交往問題在3歲以后就顯著了。
言語發(fā)育妨礙
為重要癥狀,其言語是一種全面的質(zhì)的損害,表現(xiàn)為少語,不會與人交談,交際言語甚少或無,常常呈現(xiàn)代詞錯用,重復刻板或仿照言語,言語音調(diào)單調(diào)平板,或呈現(xiàn)“自我中心言語”——表現(xiàn)為自語、自顧自地尖叫,有時姿態(tài)言語、手勢言語也受損。
刻板行為
患兒對環(huán)境要求一成不變,如住房里的家具、桌面上的物品、吃飯、排便等均按一定格式,不能稍做更改,不然煩躁不安、吵鬧、回絕。常有一些刻板動作,如不停地轉(zhuǎn)圈、跳躍、搓手、撞頭等。有時對某些物件有癡迷的眷戀,如喜愛玩旋轉(zhuǎn)輪子。有個患兒整天抱著一部玩具汽車,用手去撥動使輪子旋轉(zhuǎn),一玩就幾個小時,而不肯意放棄。有的喜愛光滑的絲織品衣物、圍巾或襪子等。

- 上一篇:自閉癥孩子怎么造成的
- 下一篇:寶寶孤獨癥的常見表現(xiàn)
- 發(fā)表評論
-
- 最新評論 進入詳細評論頁>>